盛夏时节,走进万全河畔的水城经开区,生产场面热火朝天,一排排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
作为全省下游产业链最长的铝产业集群,这里聚集了包括41家铝企在内的55个铝产业项目,创造了年产20万吨电解铝的实际产能,通过“铝”与“绿”的相互转化,一举摘得国家级“绿色园区”头衔。
【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今天的贵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技术创新赋能绿色转型
一头是黑乎乎、硬邦邦的煤,另一头是20余种应用在纺织、工程塑料、新能源等领域化工原料,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正上演一场“黑大粗”变“绿精细”的技术变革。
该公司围绕煤焦化、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粗苯精深加工、氢气提纯等生产环节,建成了9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衍生出焦炭、煤焦油、硫酸铵、纯苯、液化天然气、氢气等20余种产品。
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的天能焦化通过生产工艺“蜕变”,向“绿精细”华丽转身。通过节能降耗与绿色生产,2022年天能焦化实现产值约68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产值约15亿元。
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
技术创新是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
贵州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曾一度受制于设备系统繁多、能耗监测不及时、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难题。“为此,我们正将发展方向从专精生产聚焦到智能化绿色转型领域。”企业综合部网络员赵孝剑说。
据了解,瓮福集团通过与贵州电信联手打造“智慧工厂”,共同研发出5G生产调度监控中心、5G安全帽、5G机器狗等系统设备,让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了25%、运营成本降低了22%、安全管理提升了70%。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园区空间数字化平台
以技术创新作为主要评定标准,今年2月工信部公示的2022年绿色制造名单中,贵州有18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录,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个园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遍地开花,绿色工业园区竞相涌现,成为贵州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生动体现。
集群发展构建绿色链条
近年来,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在贵州发展版图上多点开花,宁德时代、比亚迪、中科电气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落地贵州。
贵州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也是其中一家。“我们公司总部在湖南,选择来贵州投资发展,除了贵州布局新能源全产业链的资源,更看重的是贵州新能源产品市场前景。”公司总经理赵怀球介绍,企业主要生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需求量大,公司订单持续增长,2022年,完成工业产值超100亿元,税收超6亿元。项目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在磷酸铁锂行业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
之所谓“新”,不仅是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在贵州大地的蓬勃聚集的产品之“新”,更体现在废料中“淘宝”的重生之“新”。
在位于贵州东大门铜仁的大龙经济开发区,淘汰后的废旧锂电池在贵州长虹鹏程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摇身一变,成为氯化钴、碳酸锂、硫酸镍等有价金属产品,作为上游原料又循环“返回”锂电池产品制作中。
长虹鹏程综合部部长鄢坤介绍,公司通过再生利用技术,每月可消耗废旧锂电池“库存”2200吨,制成1320吨电池粉,再从中提取出600吨钴镍锂产品,作为原料供应给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商,形成“废料—产品—原料”的生产闭环。
废旧锂电池浸出工序
竞逐产业新赛道,跑出发展加速度。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在集群效应下不断迸发潜力,规上工业总产值由2020年的120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532亿元。
清洁能源增添绿色动力
7月初,走进毕节威宁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光伏组件生产车间,智能化设备运转有序,机械手和传送带不停穿梭,一片片太阳能电池片在各个工段有序传送。
“公司的两条生产线在完成产能爬坡进入满产的状态下,每个月产量160兆瓦,可提供给贵州、四川、云南、广西、重庆等省市区的风电、光伏电站。”该公司副总经理张云舒介绍。
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公司入驻威宁,是毕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完善产业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毕节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链,引进了长通、金元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落地,开发光伏、风电及光伏产业配套项目。
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公司全自动光伏组件生产流水线(赵庆能 摄)
紧攥生产与市场两端,贵州积极推进毕节、六盘水、安顺、黔西南、黔南等五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建设,同时着力引导绿色电力消费新业态。
据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数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我省统调新能源发电量99.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83%,全省绿色电力累计成交量7.43亿千瓦时,用户用能消费逐渐向绿色低碳转型。
“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能够更加有效促进新能源项目的规划布局和生产运营。”在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总交易师朱明眼中,绿电交易量的逐年递增,说明了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在中长期电力交易中起到“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是贵州引导绿色电力消费、优化清洁能源产业布局的良好信号。
供电局工作人员在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检查维护。(李泵 摄)
目前,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已组织19家新能源企业与6家售电公司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售电公司代理购买绿电1亿千瓦时,实现了绿电全覆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弘弢
编辑 龙海若
二审 陈发文 刘思博
三审 庞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