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瓜熟果肥满田园,通化县光华镇8800亩蓝莓喜获丰收。成熟的蓝莓丰润诱人,三产联动、多维融合的发展路径,让记者“遇见”一段乡村振兴的“莓”好时光。
(相关资料图)
来到位于光华镇的通化禾韵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翠绿的蓝莓树随风摇曳,一簇簇裹着果霜、颗粒饱满的耀眼“宝石”缀满枝头。
“盛果期得有近1600人参与采摘,周边100公里内的许多村民都在这打工。”公司生产和加工负责人徐铭远告诉记者:“我们在光华镇、兴林镇发展蓝莓种植基地,总种植面积7100多亩,加上各个合作社的3000多亩地,一共一万多亩,单日产量60到70吨。”
“每年我都来这打工,多的时候一天能挣400多块钱,一个摘果期就能挣一万多块钱。”实打实的有钱挣,让附近村民陈新生干起活儿来劲头十足,不一会儿手边的采摘箱就装满了果实。
光华镇地处长白山南麓,适宜的气候条件、肥沃的黑土地加上哈泥河水的灌溉,为蓝莓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通化县将蓝莓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光华镇逐步发展成为以蓝莓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蓝莓种植基地面积达8800亩。
立足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丰富蓝莓附加值,“光华蓝莓”还不断在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
跟随徐铭远来到禾韵蓝莓收储中心,冷气迎面扑来。流水线上,原料果清洗、速冻、打包全程机械化;鲜果包装车间里,400多名工人正忙着将刚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蓝莓按品级进行分拣、包装。每天,近30吨包装好的新鲜蓝莓从这里销往北京、上海、沈阳等多个城市,当日运抵。
“我们还建有1.2万吨收储加工基地、每年400万株规模的良种繁育基地和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加工产品包括蓝莓果汁、蓝莓果酱、蓝莓果干、蓝莓酒等系列产品,产值以每年30%的增速递增。”徐铭远自豪地说,实现蓝莓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公司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如今,从20多年前第一株蓝莓苗在这里扎根生长,光华镇在这颗小浆果身上倾注了满腔热情,龙头企业带动下,培育出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47户,面积3300亩,年产值7000万元。
“咱家农场的蓝莓都是按订单采摘,批发商上门来收。北京、沈阳、长春……哪的订单都有。今年我们还引进了新品种,口感好、果粉好、品相好,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在光华镇东升村蕙源家庭农场,望着自家200多亩的蓝莓果园,农场主杜铁军黝黑的脸上挂满笑容。
绘出乡村振兴“莓”好蓝图,光华镇依托蓝莓,又跳出蓝莓,充分发挥蓝莓产业项目的带动能力,因地制宜发展休闲采摘、红色旅游、健康养生、商贸旅游等服务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休息日来到这里,畅享山水悠然,品尝有机蓝莓的滋味。
与此同时,光华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秉持绿色、有机、可循环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有机蓝莓全产业链,确保种植、收储、加工实现零排放,通过水肥一体化、发酵有机肥、玉米秸秆床面覆盖等生物有机肥技术,解锁种植“密码”,“激活”黑土地。每年消耗玉米秸秆1.96万吨、畜禽粪便2.2万吨及周边两县五镇的农业废弃物,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实实在在地收获着金山银山,正不断推动当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铭
关键词: